11月28日,复旦大学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对AI工具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过程中的使用进行详细规范。明确了禁止使用范围,包括“六个禁止”:
禁止使用AI工具进行研究方案设计、创新性方法设计、算法(模型)框架搭建、毕业论文(设计)结构设计、研究(设计)选题、研究(设计)意义及创新性总结、研究假设提出、数据分析、结果分析与讨论和结论总结等;
禁止使用AI工具生成或改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原始数据、原创性或实验性的结果图片、图像和插图;
禁止直接用AI工具生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正文文本、致谢或其他组成部分;
禁止答辩委员、评审专家用任何AI工具对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涉及保密内容的,禁止用任何AI工具,禁止上传任何数据和图片到AI平台。
《规定》中明确,学生违反相关规定使用AI工具的,视情节给予纳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考核成绩、不准答辩、取消合格成绩等处理;构成学术不端(不当)的,按照相关校纪校规给予纪律处分、取消学位申请资格、撤销学位等处理。
12月就这么水灵灵地到了,答辩的日子眼瞅着是慢慢的接近,导师的关怀已经在路上了,同门的进度也要追不上了……
网友:这搜资料效率比起我自己翻100倍不夸张,嗨呀,这论文宝宝就这么水灵灵地出生了
不过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论文观点雷同、基本事实错误、满篇车轱辘话……
数字教育委员会今年开展了一项调查,收集了来自16个国家的3839名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人工智能使用情况。
有了AI,这作业突然香起来了,论文也变得“人模狗样”了,又是一枚充满了干劲的好学大学生一枚呀!
翻译专业的欣怡已经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抓了1个月的脑袋,自己是跨专业,对专业的了解仅限备考期间背诵的书本知识,有关专业的前沿热点更是一知半解。
这周开完组会,自己的选题又被导师批评“理论不适配”“缺乏学术性”,欣怡干脆破罐子破摔,找了款AI工具,让它给自己想一个有关《三体》英译的选题。
结果几分钟就生成了好几个选题,给了不同的理论视角,甚至是按照规范的开题报告格式。
阿土同学则学会运用AI修复自己的代码BUG,要问体验感如何?那真是极其丝滑!
对于本科的黄同学来说,AI更像是一个“高级浏览器”,遇到作业中的一些新概念,统统交给AI。
尤其是一些要提交心得的水课作业,黄同学直接从社会化媒体上粘贴一大段指令,连同文献pdf一起扔给AI,AI很快就会生成语言精准、逻辑连贯、论据详实的论文心得。
如今,打开各类社会化媒体进行搜索,映入眼帘的都是“AI一个晚上一个奇迹”“985挑战两周写完硕士毕业论文”,大批网友已经总结好了产品教程、公式指令,可随意取用。
AI是会出现事实错误的,尤其是在学术领域,基本事实出现错误的话,后果将更加棘手。
本来想查阅一下文献出处,结果一本专著出自张三、李四、王五之手,这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的AI回答让人哭笑不得。
而语言逻辑类软件的工作原理,是根据语言构建信息,但不做事实检验,所以会有很大的胡编乱造的风险。
北京某985高校讲师小魏在审看和修改自己学生的论文时发现,AI生成的论文看似结构完整、内容全面;
写作常常要有逻辑、有条理地论述自己的观点,其本身便是对思维方法和论证能力的训练。
李惠是AI搜索工具的老用户了,已经极度依赖AI。无论是评奖评优、班委竞选的演讲稿,还是新学期自我规划,当尝试自己完成,李惠发现了自己陷入了内容贫瘠、逻辑混乱的文字表达困境。
知识的生产离不开实践察觉缺陷、广搜博采文献、梳理前人成果、提出自身新说等环节,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不断展开思考。
可一旦“老师布置作业、学生丢给AI”的循环建立,学生又怎么会自己主动思考、探索新知呢?
如果一味依赖AI进行输出,不单单是个人表达力、思考力水平逐渐降低,人类知识边界的拓宽、文明的创新都将受到阻碍。
面对AI的强势入侵,今年毕业季,福州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高校陆续发文:
就学生如何在毕业论文中使用生成式AI、AI代写在论文中的比例等问题作出规范。
但相比起“一刀切”的政策,也有更多的观点倾向于灵活看待AI在论文中的运用。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严宇鸣认为,更紧要的是在教育层面树立正确价值观。
鼓励同学们在技术上去尝试和拥抱AI,但也要充分意识到进行自我思想表达的崇高意义,杜绝对于AI生成文字、图片、视频的简单依赖或盲目使用。
然而,如何不沦落至“还不如交给AI”,将是比“怎么样看待AI写论文”更重要的问题。
如果希望AI能成为知识生产与学习的催化剂而非替代品,学校必须从根本上重新思考,怎么样做课程教学与学生培养,让大家从知识复制到知识生产,从重复到创新。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的老师发现,由AI生成的论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可能会出现“假大空的车轱辘话”。
给出一个论点,得到三个分论点;拿其中的分论点追问,再次得到三个分论点。但往往没什么研究意义。
另一位双一流学校老师也表示,AI写论文往往是结构很完整,语言很通顺,内容也面面俱到,但到了该深入论证进去的部分,始终停留在表面。
一个学生对一个话题是有想法的,但不会表达、说不清楚,借助一款软件来表达更清楚,这样可不可以?
学生把AI当做高级浏览器使用,只是借助它来检索文献、提炼重点,减轻自己看文献的压力,这样可不可以?
看文献过程中寻找和激发自己的兴趣点也很重要,是机器无法替代的,同时,在海量资料中筛选个人需要的信息,在各种论述中寻找自己的研究线索,同样是一种研究能力的培养;
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语言表达清楚,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当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教育应该培养的目标之一。
澳洲的多所大学慢慢的开始转变方式,如减少期末的标准考卷,采用更多的口头报告、现场演示;
而美国波士顿大学则尊重学生的知识成果,对不同程度用AI的学生划分了对等的赋分规范。
也就是说,教育需要更加重视培育学生的高阶创新思维,对现有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增加AI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引导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4年9月颁布了全球首份《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
构想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智能社会所需的智能社会公民素养,主动定义和培育学生人工智能能力。
实在是AI技术的发展太顶了,不仅是学生需要学,老师们也得鼓足劲,不然哪天可能就被AI教师顶岗了。
从前有人担心计算器的出现会让孩子不会算数,导航工具的使用,会让大家慢慢的变不识路,现在看来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造纸术、印刷术将知识传播到更广泛的人群,工业革命促进学校教育体系建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形式多样的线上课堂、双师课堂、线上共享知识平台等智慧教育模式。
而每一次的技术发展,都只是“工具的换代”,它映照出人类的局限,凸显出人类的珍贵。
一种“关注价值属性、人是目的”的珍贵,也让我们进一步意识到,不管AI的能力在如何进步,人是永远都不可能被替代的。
凯文·凯利在《失控》里写道:“最深刻的技术是那些看不见的技术,他们将自己编织进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直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多知:报告称:全球86%学生在学习中用AI,每天使用者达2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四川挖出一具遗骸,脚带7公斤铁链,脚踝钉着4颗铆钉,经考证,他是失踪40多年的……
大众发展内燃机87年,热效率仅到39%,为何国产仅15年就突破到46%
藏在身边的“止咳猛将”,不是雪梨,竟是它!每天喝1次,润肺止咳,喉咙不痒了
需求在改善 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站上荣枯线年美股绿盘收官:纳指涨28.64%,英伟达涨超170%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这一年记录最多的就是祖孙两个的温馨画面,愿来年老的健康,小的快乐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