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面临“零添加”标识禁令,需在两年过渡期内完成包装、宣传和消费的人认知的重构。
2.2024年,海天味业营收同比增长9.53%,净利润增长12.75%,业绩呈现复苏态势。
3.然而,酱油产品吨价同比出现下降,反映出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与消费端质价比需求提升的双重压力。
4.为此,公司提出“多元化产品矩阵覆盖消费需求”的策略,同时计划通过港股上市推进全球化战略。
作为中国调味品行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海天味业近年来的发展轨迹充满波折。从“双标门”事件引发的舆论危机,到“零添加”标识新规带来的政策调整,公司始终处于市场关注的风口浪尖。2024年,海天味业实现盈利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9.53%;归母净利润63.44亿元,同比增长12.75%,虽未达成原定营收目标,但业绩呈现复苏态势。然而,随着行业监督管理趋严和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海天味业的未来仍面临多重考验。
2027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将正式生效,明确禁止使用“零添加”“不添加”等标识。这一政策对以“零添加”为重要卖点的海天味业形成直接冲击。
海天味业自2014年推出“海天老字号零添加头道酱油”以来,逐步将“零添加”系列进行产品线年“双标门”事件后,公司加速推广“零添加”产品,以“配料表干净”重塑品牌形象。在2024年,海天味业的“零添加”系列新产品销量实现了显著增长,与此同时,其有机酱油在高端超市中的顾客复购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然而,新规要求企业调整产品标识,海天味业需在两年过渡期内完成包装、宣传和消费的人认知的重构。海天味业董事兼总裁管江华在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零添加’新规有利于推动行业的规范发展、引导科学认知,公司会积极按照新的政策要求推进后续工作。”为弥补因取消“零添加”标签可能带来的市场优势损失,海天味业或许一定要通过强调产品的健康属性,比如减少盐分含量或使用高的附加价值原料等方式来吸引消费的人,这一过程将考验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市场反应速度。
2024年,海天味业营收同比增长9.53%,净利润增长12.75%,结束了此前两年的下滑趋势。但细分数据揭示隐忧:酱油产品收入137.58亿元,同比增长8.87%,销量256.55万吨,同比增长11.63%;调味酱收入26.69亿元,同比增长9.97%,销量32.37万吨,同比增长13.47%;由此计算,酱油产品的吨价同比亦出现下降。量增价减现象反映出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与消费端质价比需求提升的双重压力。
经销渠道的变化亦需要我们来关注。2022年“双标门”事件后,公司的经销商数量也明显减少。据财报,2023年海天味业经销商数量净减少581家,直至2024年才回归扩张,年末经销商数量增至6707家。渠道波动表明,公司在终端市场的稳定性仍需巩固。
此外,销售费用攀升加剧盈利压力。2024年,海天味业销售费用达16.29亿元,同比增长24.73%,大多数都用在人工支出和广告投放。销售费用率增至6.05%,同比上升0.73个百分点。如何在成本控制与市场扩张间取得平衡,将成为公司长期发展的关键。
2024年,海天味业新任董事长程雪上任,其年薪涨至近千万引发市场讨论。面对业绩压力,公司管理层提出“多元化产品矩阵覆盖消费需求”的策略。管江华在业绩说明会上强调:“公司目前打造了丰富的产品矩阵来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多元化的需求,涉足不同品类、各有特色的产品、系列和规格,这让我们覆盖了更多元的消费群体。”
战略层面,海天味业于2025年1月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计划通过港股平台推进全球化战略。公司称,此举旨在“提升国际大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然而,海外市场面临文化差异、竞争非常激烈等挑战,上市能否实质性推动全球化仍存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