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浙江省中医院在该院钱塘院区举办以“跨界·融合——中医药赋能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医药科技成果路演和转化大会。大会向政府主管部门、相关生产企业、学术界、科研机构和用户代表等五方人士展示了近年来医院研制的一系列能够融入健康生活的中医药健康茶饮、方药,以及针对疾病治疗具有明确、独特疗效的经验方和结合临床需求创造发明的实用器械。大会现场,多家企业与医院达成了成果转化意向。同时还举行了前期相关科研成果转化后的进一步临床研究启动仪式。
作为首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建设医院,浙江省中医院科研始终以“解决临床痛点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浙江省中医院院长高祥福和记者说,医院在中药制剂、医疗器械、中医药健康产品研制领域实现了转化突破。2023年和2024年,医院累计科研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1亿元,高居全省医疗机构榜首,在全国医疗系统也处于第一方阵。
高祥福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医药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并非一院之功,需要政策春风化雨、科研火种燎原、产业活水奔涌、资本长袖善舞、契合客户的真实需求,方能奏响恢弘的交响乐章。基于这一认识,医院搭建了“政策引导-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协同-健康惠民”的全链条创新通路,使“政产学研用”五个方面既高度关联,又形成闭环,实现螺旋式上升发展,绘就了一幅“从临床到市场、从古籍到生活”的转化图景。如“乌梅汤2.0系列茶饮”从“院内协定方”到“日下单量突破千万贴”的国民养生爆品,以“火锅伴侣、熬夜救星”的年轻化表达,让中医药养生“破壁出圈”,成为了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的经典案例。
当天,浙江省中医院一共有40余项研究成果在会上进行了展示。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大健康产品系列”,另一类是“药品和医疗器械系列”。在“大健康产品系列”中,记者看出了其中不少是已经在该院互联网医院上线的“网红产品”,如“侧柏思茂洗剂”,去年也曾经创下单日80万贴的下单记录。该院互联网医院办公室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侧柏思茂洗剂也是最受喜爱和好评的产品之一,是复单率最高的处方之一。”浙江省中医院皮肤整形美容科主任陶茂灿教授指出,依据相关学术统计数据,我国有超过2.5亿人正遭受脱发困扰,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中招,30岁以下占总数的69.8%,其中26到30岁的青年高达41.9%。浙江省中医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设毛发门诊,一门心思研究“头”等大事。在学科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以在临床工作长期得到防脱生发效果验证的主要配方为基础,结合当代年轻人的体质与生活小习惯,研制了“思茂套装”,包含补肾思茂饮和侧柏思茂洗剂。2024年春,“思茂套装”一经上线,就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大健康产品系列”中很多都是针对当前热门健康话题或亚健康状况而研发的,高度融入生活的中医药产品。如轻身丸、平肝清轻饮、解酒茶、健脾消食方、药膳汤底、裘氏温经包等。高祥福表示,中医药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文明密码,更是守护人类健康的东方智慧。从《黄帝内经》到“青蒿素”,从“药食同源”到“AI辅助诊疗”,中医药始终在传承中创新、在融合中发展。当前,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中医药与现代科技、大健康产业的跨界融合,可能会成为破解“年轻人亚健康情况加剧”“老龄化社会健康需求激增”与“传统医学资源转化效率不足”矛盾的关键路径。
“从群众对乌梅汤2.0的热情中,我们正真看到并找到了一条中医药助力健康美好生活的现实可行之路。”高祥福说,“依托互联网医院,我们大家可以研发一系列‘乌梅汤’式的健康产品,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领域的作用,助益疾病的预防,帮助亚健康人群保持健康。”
2024年8月下旬,浙江省中医院与相关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宣布乌梅汤2.0配方实现3500万元的成果转化,并将与企业一起携手推进成果的进一步研发与市场化推广。高祥福表示,乌梅荷叶系列茶饮由乌梅荷叶饮(即乌梅汤 2.0)、葛根荷叶山楂饮、荷叶银花茯苓饮三个茶饮组成,目前已交由亳州市芊荷药业生产面市,实现商品化形态的升级。日前,在由浙江省商务厅、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举行的“味美浙江·食在杭州”餐饮消费欢乐市集上,乌梅荷叶系列茶饮受到了广大市民朋友和国际友人的欢迎和点赞。
乌梅汤2.0处方主要研发人、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夏永良教授表示,商品化升级的乌梅荷叶系列茶饮普适性更高,属于药食同源之品,正常的情况下普通人群都能体验。其中乌梅荷叶饮具有生津止渴、消积化食、祛湿活血的作用,能够改善出汗伤津、湿热痰湿血瘀之证,很适合高脂血症和超重、肥胖人群饮用。葛根荷叶山楂饮具有活血逐瘀、清热消积、降压减脂的作用,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葛根有扩冠降压作用,荷叶具有降脂功效,因此这款很适合高血压、高脂血症人群饮用。荷叶银花茯苓饮具有理气和胃、祛湿清热的作用,能够比较有效的缓解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后,体内湿热郁积的症状,特别是经常感到胃脘胀满、口干口苦、舌红苔腻,又因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大缺乏运动的年轻人。
高祥福指出,今年浙江省中医院乌梅汤2.0将会有两个形态的升级,除了商品形态升级外,还将于5月21日隆重推出处方形态升级版——一方面,在降脂功效上会促进加强,助力超重人群的体重管理,特别是在精准辨证基础上,推出针对性更强的升级处方;另一方面,在口感上会促进优化,更适合年轻人多样化的口感追求,同时努力消除部分胃寒人群不耐受的情况。
“其实我们关切药品和医疗器械系列的转化,这是医院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体现”,医院副院长吴建浓表示。2023年浙江省中医院被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列入全国五十家研究型医院名单,2024年又被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纳入全省中医系统唯一一家研究型医院建筑设计企业名单。这既是对医院科研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医院引领“浙派中医”传承创新发展的极大期待。
医院中医药科研与成果转化还将在三个方面重点发力。聚焦“卡脖子”领域攻坚。针对中药复方作用机制不明、品质衡量准则体系滞后等痛点,开展循证医学研究与现代技术攻关,让“说得清、看得见、用得好”成为“浙派中医”金名片。完善“全链条”转化体系建设。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院内制剂向新药转化、经典名方向产业标准转化、诊疗技术向智能设备转化。特别是要发挥中医药在亚健康、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未病”产品集群。打造“开放式”创新生态。以钱塘院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为载体,建设辐射全国的中医药成果转化基地,吸引更加多社会资本通过“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模式参与转化,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过渡。
在参加路演的40多个成果中,药品和医疗器械系列占比超过50%,其中9个是医院在临床运用中疗效确切的院内制剂或协定处方,转化估值均超过千万级。还有一些基于临床需求的发明创造也都有不错的转化前景。